每当我想起我的老师的时候,往往自己先就激动,却找不到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。
我在广州美术学院十年求学经历中,李劲堃老师与张彦老师做为山水学科的主要带头人,学院的教学氛围却极大地启迪了我,这也是我决定在广州美院求学十年的原因。
我从青少年学画时期起,对艺术一见倾心,此后一直热爱绘画到今天的这种热爱感情无丝毫衰退。我想这吸引力除了来自其绘画本身的美以外,更多的是由于我火热的内心与艺术结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,所以绘画能打动我的心灵。加上大学时期有广州美院国画系(现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)这么好的氛围。当时,李劲堃老师与张彦老师亲自带学生,当年他们也没有现在工作职务那样的繁忙,他们创作的时间也比较多。为人师表,挑李满园,正人君子,其审美自然是多个形态多种形式的,而这“多”恰恰又反过来成就他们的“名师”地位。
中国传统绘画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潮冲出低谷,吸取西方,中西结合成为谁也阻拦不住的必然的发展趋势。前一辈促进了传统绘画的剧变与新生,启发年轻一代对传统的重新的认识,传统是连续与积累传承的。
时至90年代,在学院派着眼于中西方审美观的结合与发展,通过长期艰苦实践,随着历史的进展,其形象日益鲜明,影响日益深远。我踏进广州美院距今已经有22年。浮萍苇叶经霜打,我坚持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的思想,坚持“走万里路”的艺术道路,从无间断过对艺术的写生与创作,算是“寂寞耕耘”吧!
老师们多年的谆谆教导,从传统出发从大自然出发,从笔墨出发!拓宽了我的绘画眼界。我结合自己走了一条独特的自己的路,如果与老师在艺术上的共鸣,那是标志性的传承!
作品永远透露着作者的品质,感情真挚溢于画面。我在多年的寂寞创作中辛勤耕耘出新品种的庄稼,这与多年的师承师情有深切的关系!